山东智沃董事长王建民当选滨州市沾化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
7月4日,滨州市农技协工作推进会暨滨州市沾化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大会在沾化区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标志着滨州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迈入新阶段,也为当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山东农技协理事长、省科协原副主席、一级巡视员陈爱国,滨州市科协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李盛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农技协理事长李黎明、沾化区委副书记刘忠礼等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会议伊始,沾化区委副书记刘忠礼代表区委区政府致欢迎辞。他指出,沾化区作为农业大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全区农业科技资源,为农民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刘忠礼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协会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良性循环机制。
山东省农技协理事长陈爱国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滨州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新形势,指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陈爱国特别提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不仅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更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他对沾化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立足当地实际,打造特色品牌;二是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要注重示范带动,让更多农民分享科技红利。
滨州市科协党组成员李盛在讲话中重点介绍了全市农技协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滨州市各级农技协组织在推广农业新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李盛特别指出,新成立的沾化区农技协要聚焦当地冬枣、棉花等主导产业,同时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路径,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会议期间,山东智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典型企业受到广泛关注。该公司董事长王建民当选为协会理事,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公司长期致力于废弃秸秆的资源化、高值化、产业化应用,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秸秆纤维环保容器(餐具)产业链。"据介绍,智沃机械研发的秸秆纤维环保餐具不仅解决了传统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还为农民增加了秸秆销售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王建民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技术创新成果。智沃机械自主研发的秸秆纤维提取技术和餐具智能生产设备,可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高品质纤维原料,再通过特殊工艺制成可降解的环保餐具。这些产品具有耐高温、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等特点,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远销欧美、日韩等市场。王建民表示:"当选协会理事后,我将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帮助更多农民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与会专家指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9亿吨,传统处理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环境污染。将秸秆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既能减少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又能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沾化区作为农业大区,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会议还就农技协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二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四是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提升服务效能。
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会议提出要重点支持像智沃机械这样的创新型企业,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同时要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解决原料供应难题;制定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通过多措并举,真正把秸秆"吃干榨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滨州市特别是沾化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成立和相关工作的深入推进,必将进一步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通过政府、协会、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有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未来,沾化区农技协将重点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一方面继续推广冬枣、棉花等作物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为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协会还将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真正让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惠及广大农民群众。